400-8818-755

电缆耐压试验设备如何识别电缆击穿

阅读量:8
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电缆耐压试验是确保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当对电缆施加高于工作电压的试验电压时,如何准确识别电缆是否发生击穿,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将系统介绍电缆耐压试验中击穿现象的识别方法。

一、电缆击穿的基本特征 

电缆击穿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电缆绝缘材料失去绝缘性能,形成导电通道的现象。击穿发生时通常伴随以下特征: 1. 电流突然增大:正常情况下,电缆泄漏电流保持相对稳定。当击穿发生时,电流表指针会出现剧烈摆动,电流值显著增加。 2. 电压骤降:击穿点形成导电通道后,试验电压会迅速下降,电压表读数明显降低。 3. 放电声响:击穿瞬间往往伴随明显的放电声,在安静环境下可以清晰听到"啪"的放电声。 4. 局部过热:击穿点会产生大量热量,可能引发局部温度升高,红外测温仪可以检测到异常温升。


二、试验过程中的监测方法 

1. 电流监测法 试验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泄漏电流的变化。建议采用精度不低于0.5级的电流表,并设置电流突变报警阈值。当电流变化率超过设定值时,设备应自动报警并切断电源。


2. 局部放电检测 使用局部放电检测仪可以捕捉电缆绝缘缺陷导致的局部放电信号。当检测到放电量突然增大时,可能预示着绝缘即将击穿。这种方法对早期发现绝缘缺陷特别有效。

3. 介质损耗测量 通过测量电缆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可以评估绝缘状况。当tanδ值异常增大时,表明绝缘性能已严重劣化,存在击穿风险。

4. 超声波检测 电缆击穿前通常会产生超声波信号。采用超声波检测仪可以捕捉这些信号,实现对击穿的预警。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长距离电缆的在线监测。

三、击穿后的确认方法 

1. 绝缘电阻测试 试验后应立即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如果绝缘电阻值显著降低(通常低于规定值的50%),可以确认电缆已发生击穿。


2. 直流耐压试验 对疑似击穿的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如果电缆无法承受规定时间的试验电压,或在较低电压下就发生击穿,可以确认绝缘已损坏。

3. 局部放电复测 击穿后的电缆在进行局部放电测试时,通常会出现放电量显著增加的现象,这可以作为击穿的辅助判断依据。

四、常见误判及避免方法 

1. 外界干扰 试验现场可能存在电磁干扰,导致仪表读数异常。应采用屏蔽措施,并通过多次测量确认结果。


2. 设备故障 试验设备自身故障可能导致误判。试验前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校准和功能检查。

3. 环境因素 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测试结果。应在标准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或对测量结果进行环境修正。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试验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具。 

3. 试验设备应可靠接地,防止感应电压伤人。 

4. 击穿后应先充分放电,再进行后续操作。 

5. 对击穿电缆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击穿位置、电压值、电流值等信息。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电缆耐压试验中的击穿现象,为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综合采用多种检测手段,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同时,试验人员应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各类异常现象的识别能力。

串联谐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