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18-755

电机铁损试验的标准规程及试验结果判断

阅读量:6
规程核心原则:以安全为前提,保障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安全规程要求

  1. 隔离与锁定:确保电机与电网完全断开,严格执行 “挂牌、上锁” 程序,防止意外合闸。
  2. 放电操作:试验前后需对电机绕组及所有电容元件进行充分放电,消除残余电荷风险。
  3. 现场警戒:设置明显警戒线及高危标识,试验全程安排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高压作业区域。
  4. 可靠接地:试验设备外壳、电机定子机座必须进行可靠接地处理,形成完整保护回路。
  5. 防触电措施:励磁回路与测量回路均涉及高电压,操作人员需全程使用绝缘工具,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
  6. 防火准备:现场配备合格灭火器材,防范局部过热点引燃绝缘材料或堆积灰尘。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

  1. 铁心清理:彻底清除铁心表面、通风沟内的灰尘、油污及各类异物,避免影响试验精度。
  2. 参数记录:详细记录电机核心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电机型号、铁心尺寸(外径、内径、长度、槽数)、铁心材料(已知情况下)、铁心重量等。
  3. 绕组安装:
    • 励磁绕组(N1):采用绝缘电缆沿铁心轴向缠绕,通常缠绕于定子铁心轭部,匝数根据试验需求确定。
    • 测量绕组(N2):与励磁绕组平行布置,相隔一定角度(如 90°)缠绕,匝数通常少于励磁绕组,用于精确测量感应电势。
    • 磁通密度测量绕组:可单独缠绕专用绕组,也可利用测量绕组兼任该功能。
  4. 设备连接:按照电气原理图规范连接电源、励磁绕组、测量仪器及测温设备,确保接线牢固、极性正确。

三、试验操作步骤

(一)目标电压计算

根据预设目标磁通密度(B),通过公式计算测量绕组(N2)两端的感应电压(U2):公式:U2 = 4.44 * f * B * A * N2参数说明:

(二)通电与数据记录

  1. 合上电源后缓慢升压,实时监视测量绕组电压 U2,当 U2 达到计算目标值时停止升压,保持电压稳定。
  2. 记录核心数据:
    • 励磁电压 U1(V)
    • 励磁电流 I1(A)
    • 测量绕组电压 U2(V)
    • 输入总功率 P(W)(即实测铁损数据)
    • 试验持续时间(常规为 90 分钟)

(三)监控与测温

  1. 按固定时间节点记录数据:试验开始后第 0、5、10、15、30、45、60、75、90 分钟各记录一次。
  2. 采用红外热像仪对铁心内、外表面进行全面扫描,排查温度异常点(热点),记录最高温升数值及热点具体位置。

(四)试验结束流程

  1. 达到规定试验时间后,缓慢将电压降至零,随后切断电源。
  2. 立即对励磁绕组及铁心进行放电处理。
  3. 确认放电完成后,方可进行设备拆除及接线拆卸工作。

四、结果计算与判断标准

(一)单位铁损计算

将实测总铁损换算为单位重量(每公斤)铁损,便于与标准值或出厂数据对比:公式:P_unit (W/kg) = P_measured (W) / G_fe (kg)参数说明:

(二)最高温升计算

公式:ΔT_max = T_hotspot - T_ambient参数说明:

(三)核心判断依据

参考 IEEE Std 43-2013、IEEE Std 432-1992 等相关标准执行,结合设备设计要求及行业规范进行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