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参数设置
1.1 电压与电流量程设置
-
电压量程:通常手持式电能质量分析仪具备多个电压量程档位,如常见的 0 - 100V、0 - 200V、0 - 400V、0 - 600V 等。在进行测量前,需根据实际被测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合适量程。若被测电压为 220V 市电,一般可选择 0 - 400V 量程,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若量程选择过小,可能导致仪器过压损坏;量程选择过大,则会降低测量精度。
-
电流量程:电流测量多采用钳形互感器方式,常见的电流量程有 5A/25A(标配)、100A/500A(选配)、400A/2000A(选配)等。当测量一般小型用电设备电流时,如家庭电器,若电流在 5A 以下,可选用 5A/25A 量程的钳形互感器;若测量大型电机等大电流设备,需根据电机额定电流选择合适的大电流量程,如 400A/2000A。
1.2 PT 与 CT 变比设置
-
PT 变比设置:PT(电压互感器)变比设置至关重要。例如,在对 220V 市电或 380V 生产用电直接接入仪表测量时,PT 设置应输入 220/220 或 380/380,如此仪表测量结果才是实际接入仪表的电压值。也可输入 1.0/1.0,但使用管理软件分析所存储数据时可能出现错误。在变电场所(如发电厂、配电机房)对二次信号进行测量时,若将 PT 设置成 1/1,仪表显示的测量结果为二次电压值;若设置成实际的 PT 变比(如 110kV 点设置成 110000.0/100.0),仪表显示的测量结果为换算到一次的电压值。
-
CT 变比设置:CT(电流互感器)变比设置与 PT 类似。当使用钳形互感器测量电流时,若钳形互感器的变比为 100:1,即一次侧电流 100A 时,二次侧输出电流为 1A,在仪器中应将 CT 变比设置为 100.0/1.0。这样仪器才能根据二次侧测量电流准确换算出实际的一次侧电流值。
2. 测量功能相关参数设置
2.1 谐波测量参数
-
谐波分析次数:多数手持式电能质量分析仪可设置最大谐波分析次数,常见为 50 次、63 次等。若需详细分析电网中的高次谐波情况,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谐波分析次数。例如,对于一些存在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业场所,由于这些设备会产生较多高次谐波,可能需将谐波分析次数设置为 63 次,以全面捕捉谐波信息。
-
谐波分组设置:部分仪器支持谐波子组设置,可将谐波按照不同频率范围进行分组分析。如将 1 - 5 次谐波设为一组,6 - 10 次谐波设为另一组等,便于针对性地研究不同频段谐波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2.2 功率与电能测量参数
-
功率计算周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的计算周期可进行设置,一般有每 10 个周期、每 50 个周期等选项。较短的计算周期能更快反映功率的实时变化,但数据稳定性可能稍差;较长的计算周期可使功率数据更平滑、稳定,但对功率突变的响应速度会变慢。在实际应用中,若关注功率的快速变化,如监测电机启动过程中的功率波动,可选择每 10 个周期计算一次功率。
-
电能测量模式:电能测量模式分为正向有功电能、反向有功电能、感性无功电能、容性无功电能等。根据实际测量需求,如计量用户消耗的正向有功电能,应选择相应的正向有功电能测量模式。
3. 系统与存储参数设置
3.1 时钟设置
仪器的时钟设置用于准确记录测量数据的时间。可分别输入年、月、日、时、分、秒进行设置。准确的时钟对于分析电能质量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非常重要,如在分析电压波动、闪变等参数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情况时,精确的时间记录是关键。
3.2 存储参数设置
-
存储间隔时间:可设置不同的存储间隔时间,如 1 分钟、5 分钟、15 分钟等。若要详细监测电能质量参数的短期变化,可设置较短的存储间隔时间,如 1 分钟;若仅关注较长时间内的电能质量总体情况,可设置较长的存储间隔时间,如 15 分钟。
-
存储容量与方式:内置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如按 1 分钟的时间间隔可连续存储 18 个月以上数据。当存储器快满时,可选择覆盖存储方式,即新数据自动覆盖最早的数据;也可选择停止存储,待处理旧数据或更换存储设备后再继续存储。
4. 其他参数设置
4.1 接线方式设置
常见的接线方式有三相四线(三元件)、三相三线(两元件)等。在测量三相电路电能质量时,必须根据实际电路的接线方式准确设置仪器的接线方式。若实际电路为三相四线制,而仪器设置为三相三线制,会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无法准确反映电能质量状况。
4.2 短路容量、供电容量与协议容量设置
这些参数主要用于评估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水平。短路容量反映了电网在短路故障时的电流承载能力;供电容量是指电力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电力容量;协议容量则是供电部门与用户之间约定的用电容量。在进行电能质量分析时,准确设置这些参数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电网与用户之间的电能交互情况,如分析电压偏差、不平衡度等参数与电网供电能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