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绝缘油介损测试必须遵循相关的国家或国际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体标准要求及测试流程如下。
一、主要遵循标准
1. 国家标准
核心直接标准为GB/T 5654-2007《液体绝缘材料 相对电容率、介质损耗因数和直流电阻率的测量》,该标准等同采用IEC 60247:2004,是国内绝缘油介损测试的核心依据。
核心技术规定
• 测试温度:对于变压器油等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测试温度为90°C ± 0.5°C;对于电缆油等,测试温度为100°C。
• 测试电压:频率为50Hz时,电场强度为0.5 ~ 1 kV/mm;若使用三电极式油杯,通常施加2kV测试电压。
• 测试频率:采用50Hz工频频率。
• 辅助要求: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电极杯的清洗、干燥流程,以及油样的取样和准备等关键步骤,需严格执行。
2. 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行业相关导则及规程对介损测试也有明确要求,主要包括:
• DL/T 474.4-2018《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 第4部分:交流耐压试验》:该导则中引用了介损测试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要求,可作为现场测试的重要参考。
• DL/T 596-202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此规程明确规定了绝缘油介损测试的实施时机以及测试结果的判定标准,是测试结果评估的关键依据。
关键判定限值(以变压器油为例,90°C时)
• 投入运行前的新油:介损值≤0.005
• 运行中的油(330kV及以上变压器用):介损值≤0.02
• 运行中的油(220kV及以下变压器用):介损值≤0.04
注意:上述限值为常规要求,具体判定需以最新版规程为准。
二、标准测试流程概要
严格遵循标准规程是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完整测试流程分为取样、准备、测试、计算与报告、清洗五个核心环节,具体操作如下:
1. 取样环节
取样操作需严格按照GB/T 7597-2007《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执行。取样时需使用清洁干燥的专用取样瓶,全程避免油样受到污染或受潮,确保取样的代表性。
2. 准备环节
准备环节是保障测试精度的关键,主要包括电极杯清洗和油样准备两项核心工作:
• 电极杯清洗:作为测试前最关键的步骤,需使用石油醚、正庚烷等适当溶剂彻底清洗电极杯的所有部件,随后用无水乙醇冲洗,最后放入烘箱中充分干燥,确保电极杯无残留杂质。
• 油样准备:将采集的油样在实验室环境下静置一段时间,使油样温度逐渐接近环境温度,避免温度波动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3. 测试环节
组装经干燥冷却后的电极杯(暂不加入油样),测量空杯的电容和介损值作为本底值,本底值需满足极小且稳定的要求,否则需重新处理电极杯。
将准备好的油样缓慢注入电极杯,注入过程中需避免产生气泡,防止气泡影响测试数据准确性。
根据测试要求设置仪器参数,通常温度设定为90°C,电压设定为2kV。
启动测试程序,仪器将自动完成加热、控温及测量过程,待温度稳定在设定值(90°C)后,读取并记录稳定的介损值。
4. 计算与报告环节
测试仪器会自动显示并记录介损测试值,测试完成后需编制正式测试报告。报告中必须明确注明测试温度、施加电压、油样名称、测试设备编号等关键信息,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 清洗环节
测试结束后,需立即排空电极杯中的油样,并按照准备环节中电极杯清洗的方法彻底清洗电极杯,清洗完成后妥善存放,为下次测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