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概述
交直流分压器是一种用于高电压测量的精密装置,主要应用于脉冲高压、雷电高压和工频高压的测量,广泛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高压电器设备制造厂及高电压试验室等场景。其核心功能是将高电压按固定比例缩小,以便通过低压测量仪器进行精确读数,是替代高压静电电压表的理想设备。
根据工作原理,分压器可分为三大类:电阻分压器、电容分压器和阻容分压器。电阻分压器通过电阻分压原理工作,输入阻抗较高但受温度影响较大;电容分压器利用电容分压特性,适用于高频高压测量;阻容分压器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形式。其中阻容串联分压器(又称阻尼电容分压器)能有效克服电容回路的剩余电感,抑制振荡,在高压测量中应用最为广泛。
当前主流产品均符合 DL/T 846.1—2004 标准,典型技术参数包括:测量准确度 AC±1.5%、DC±1.0%,分压比通常为 1000:1,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 25℃~40℃,湿度要求≤85% RH。现代分压器采用等电位屏蔽技术和进口填充材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通常约 7kg)、局部放电量低等特点,便于现场携带和操作。
二、现场使用前准备
1. 环境检查
-
温度需控制在 - 25℃~55℃之间,避免极端温度对电阻元件精度的影响。
-
相对湿度应≤85%,潮湿环境可能导致设备表面污秽闪络,影响测量安全性。
-
确保工作区域无强电磁干扰和剧烈振动,远离腐蚀性气体或粉尘污染源。
-
检查场地平整度,分压器放置需稳固,避免倾斜导致的测量误差或倾倒风险。
2. 设备检查
-
外观检查:确认分压器表面清洁干燥,绝缘部件无破损、裂纹或污渍,均压球完好无损。
-
附件核查:配备专用高压引线、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4mm²)、数字高压表或示波器(输入阻抗≥10MΩ)。
-
校准验证:检查设备校准证书,确保在有效期内(通常为一年),必要时进行空载测试验证信号通路。
3. 安全防护准备
-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需穿戴绝缘手套、护目镜,站在绝缘垫上作业,袖口和裤脚需收紧。
-
区域隔离:设置安全警戒区,50kV 以下分压器周围 2 米内、150-200kV 为 3 米内、300kV 为 4 米内不得有无关人员或杂物,操作人员与设备保持至少 5-6 米安全距离。
-
应急准备:配备放电棒、绝缘杆等应急工具,确保高压电源具备紧急停机功能。
三、现场操作步骤
1. 接线与接地
-
接地操作:先将分压器底座的接地柱通过专用接地线可靠连接至接地网,接地电阻必须≤4Ω,确保接地导通性。
-
高压连接:用专用高压引线连接被测高压源至分压器高压输入端(标记 "H"),接线时需旋紧螺旋栓,避免接触不良产生电晕放电。
-
测量端连接:将低压输出端(标记 "L")连接至测量仪器,仪表与分压器间距应≥2 米,减少电磁干扰。
-
极性确认:直流测量时需注意正负极性正确连接,交流测量则无极性要求但需区分相线与中性线。
2. 参数设置
-
分压比选择:根据设备标称值(如 1000:1)在测量仪器中设置对应比例,确保读数换算准确。
-
量程选择:测量仪器量程应略高于预估电压值,例如测量 20kV 以上电压时切换至 "HIGH" 档以保证精度。
-
模式切换:根据测量类型将钮子开关拨至 "AC" 或 "DC" 档,直流测量需启用滤波功能减少纹波影响。
3. 测量操作
-
通电预热:打开电源开关后,等待 3-5 分钟使电子元件达到热稳定状态。
-
升压测量:缓慢升高被测电压至目标值,观察分压器与测量仪器响应是否同步,记录稳定后的读数。
-
数据记录:除电压值外,需同步记录环境温湿度、气压及测量时间,作为数据溯源依据。
-
多组测量:重要测量应重复 3 次以上,取平均值以降低随机误差,每次测量间隔不少于 1 分钟。
4. 结束操作
-
降压过程:逐步将高压降至零,先断开高压电源,保持测量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
放电操作:使用放电棒对分压器高压端进行充分放电(至少 3 次),确认残余电荷释放完毕。
-
拆线顺序:先拆除高压引线,再断开测量端连接,最后拆除接地线(与接线顺序相反)。
-
设备复位:关闭电源,清洁分压器表面,将所有附件整理收纳至专用铝合金机箱。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操作禁忌
-
严禁在未完成接地前接入高压电源,禁止用手触摸带电部位或在带电状态下插拔连接线。
-
避免超额定电压使用,最高输入电压不得超过设备标称值(如 100kV),防止内部元件击穿。
-
雷雨天气禁止户外操作,设备受潮时需用干燥吹风机从上方至下吹扫 1-2 分钟,确认绝缘恢复后方可使用。
2. 精度保障措施
-
高压引线需架空敷设,避免拖地或靠近地面产生的杂散电容影响,引线弯曲半径不小于 15cm。
-
直流测量需等待 1-2 分钟至数值稳定,交流测量允许 10-15 分钟的缓慢回零过程,不完全归零不影响下次测量精度。
-
避免在强电磁场环境(如变压器、电抗器附近)进行精密测量,必要时采取屏蔽措施。
3. 特殊工况处理
-
测量雷电冲击等瞬态电压时,需搭配高速示波器(带宽≥100MHz),并确保分压器响应时间≤1μs。
-
变频电源测量时,应选择宽频带阻容分压器,避免电阻分压器在高频下的感抗影响测量精度。
-
低温环境(<-10℃)使用前,需提前将设备置于室温环境 2 小时以上,避免结露影响绝缘性能。
五、维护与校准
1. 日常维护
-
清洁保养:每次使用后用干布擦拭分压器表面,长期存放需置于防潮箱内,相对湿度控制在 40%-60%。
-
定期检查:每 6 个月检查一次接地线导通性、接线端子紧固度及绝缘部件完好性。
-
附件维护:高压引线需避免过度弯曲或挤压,存放时应盘绕直径不小于 30cm,防止内部绝缘损坏。
2. 校准要求
-
校准周期: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需由计量部门或原厂进行一次精度校准,频繁使用或恶劣环境下应缩短至 6 个月。
-
校准项目:包括分压比误差、线性度、温度系数及绝缘电阻测试,需符合 DL/T 846.1—2004 标准要求。
-
记录保存:校准证书需归档保存,建立设备履历表,记录每次使用及维护情况。
3. 故障处理
-
读数异常:检查接线是否松动,接地是否可靠,必要时更换测量引线重试。
-
数值漂移:可能因温度变化过大,需待设备热稳定后重新测量,或进行温度补偿校准。
-
放电声音:若出现明显放电声,应立即停机检查,清洁表面污秽或更换受损绝缘部件。
交直流分压器作为高压测量的关键设备,其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人员安全性。现场使用需严格遵循 "先接地后接电、先断电后拆线" 的基本原则,注重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定期进行维护校准。通过本文阐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可有效降低测量误差,规避安全风险,确保高压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型号设备的使用说明书,针对特殊工况制定专项操作方案,不断积累现场经验以提升测量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