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耐压试验是一种在电缆存在的情况下发现故障的方法。测试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故障、短路等问题。下面介绍几种电缆耐压试验的主要方法。
一、超低频耐压测试
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方法最早出现于1980年,主要是观察电缆运行中是否存在绝缘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低频耐压试验在低压电力电缆耐压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是利用将50Hz交流电经整流滤波转换为直流电压,再通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1kHz交流电压,再经0.1Hz进行调幅处理的原理。正弦振荡器,幅度调制后,1kHz。将交流电压等振幅波转换为0.1Hz变化的波束波。它主要是基于高压变压器与倍压电路之间形成的高压,其主要特点是正弦波,并由压敏电阻介导,使交流高压负载输出为0.1Hz高压正弦波波形。
超低频耐压试验的优点主要有:1无损伤;2精度高;3体积小,携带方便。但这种方法的输出电压等级较低,主要用于中低压电缆耐压试验。其主要特征是正弦波,并由压敏电阻介导,使交流高压负载输出为0.1Hz高压正弦波形。但这种方法的输出电压等级较低,主要用于中低压电缆耐压试验。
二、调制工频串联谐振试验
该方法主要利用电抗器的感抗和被测电缆电容的容抗在50Hz工频环境中产生谐振,并在此过程中产生高压。调制工频串联谐振试验的优点是:1输出电流波形基本为正弦波;2的专一性高,只有串联谐振电路满足产生谐振的条件后,才会形成高电压,对被测电缆进行一次测试。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引起回路异常,相当于电缆短路。高压也将出现均匀下降。而且,由于电抗器可以限制短路电流,保护装置不受影响,因而无需安装电阻保护装置。这种测试方法的缺点是操作复杂,系统品质因数不高,自动化程度低,噪声大,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变频串联谐振试验
变频串联谐振试验原理与上述调频串联谐振试验原理类似。不同的是,变频串联谐振测试是通过调节变频电源中的输出电压频率来实现测试电路的谐振;在工频串联谐振试验中,试验电路的谐振是通过调节电抗器在50Hz工频下产生的电感来实现的。变频串联谐振试验的优点是当试验所需电源容量低于被测电缆电源容量时,可在远低于所需电源的功率下进行试验,可有效提高现场试验效率,能克服调制工频耐压试验装置的缺点,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此外,变频串联谐振试验的工作频率仅为30~300Hz,可改善超低频耐压试验频率过低损耗小,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实际损失。因此,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得到的结果准确、全面、可靠。变频串联谐振试验工作频率仅为30~300Hz,可改善超低频耐压试验频率过低损耗小,与实际损耗不符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