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IV 测试设备的核心使命是精确测定被测绝缘体(如电机绕组、电缆、变压器等)首次发生局部放电时的最低电压值(即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该数值是评估绝缘系统薄弱环节、判断生产工艺质量的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设备可产生从零起步、连续平滑可调的高电压(支持交流、直流等类型),并能精确控制升压速率,有效避免电压突变对测试过程造成的干扰,确保电压施加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通过高频电流互感器、耦合电容等专用传感器,精准捕捉绝缘内部局部放电时产生的微弱电气脉冲信号(通常为皮库仑 pC 级),实现对极小放电信号的有效捕捉,为后续分析提供原始数据支撑。
依托核心算法实现真实局部放电信号与背景电磁噪声的有效区分,依据预设判据(如放电量连续多个周期超过 10pC 等设定阈值),自动判定 PDIV 并记录对应电压值,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与精准性。
实时展示相位分辨局部放电图(PRPD)等多种图谱,辅助操作人员直观分析放电类型与严重程度;同时自动记录放电量、放电次数等关键参数,为绝缘状态评估提供全面数据支持。
内置过流、过压、闪络等多重保护机制,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生绝缘击穿等意外情况,可迅速切断高压输出,最大限度保障设备安全与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PDIV 测试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设备的研发、质量控制与验收试验,核心应用场景包括:
-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
变频家电电机
-
航空航天电气设备
-
电力变压器
-
高压电缆及附件
选择 PDIV 测试设备需结合测试需求、性能指标、使用场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系统性评估:
-
测试对象:根据被测品类型(旋转电机、变压器、电缆等)选择适配设备,不同试品的电容特性与结构差异会直接影响测试系统的适配性。
-
电压类型与范围:先确定所需电压类型(交流、直流或高频交流,后者适用于变频电机测试);设备最高输出电压需覆盖相关标准要求的测试电压,并预留充足余量(如标准要求最高 2kV 时,建议选择 3-5kV 及以上规格的设备)。
-
测试环境:若在电磁环境洁净的实验室使用,对设备抗干扰能力要求相对较低;若用于噪声复杂的生产线,需优先选择抗干扰性能强的设备。
-
检测灵敏度:作为关键指标之一,指设备可可靠检测的最小放电量。现代高质量绝缘材料的 PDIV 放电量通常较小,常规场景建议选择灵敏度≥1pC 的设备;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需选择 0.5pC 甚至 0.1pC 级别的高灵敏度设备。
-
检测带宽:带宽决定信号细节捕捉能力 —— 宽带宽可提供更丰富的脉冲波形信息,但易受噪声干扰;窄带宽抗干扰性更强,但信息维度相对有限,需根据测试环境噪声水平与分析深度需求综合权衡。
工业现场电磁干扰普遍存在,设备需具备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如数字滤波、脉冲极性鉴别、时窗屏蔽等功能,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
设备需支持 IEC、GB 等相关国际或国家标准,内置测试流程与判据应直接满足标准规定。
-
生产线质量检验场景需优先选择具备自动化测试功能、PLC 接口及软件 API 的设备,可实现合格 / 不合格自动判定与报告生成,提升测试效率;研发场景可侧重灵活可调的测试参数设置。
软件界面需直观易用,能清晰展示 PRPD 图谱、放电波形等关键信息;数据管理功能应强大灵活,支持多维度数据统计与自定义报告生成,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需求。
设备需配备完备的安全保护措施,降低测试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同时需关注技术支持能力,选择可提供及时售后服务与专业技术指导的合作伙伴,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